新近出版的叶长海先生的《愚园私语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),是作者在新时期撰写的文艺评论及文化随笔的结集。集中文章,大多写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与90年代。
叶长海先生是浙江溫州人,而温州和戏曲有着不解之缘。温州是宋元南戏的故乡,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。温州又有戏曲研究的学术传统,温州籍学者王季思教授、童每戡教授对中国戏曲史研究曾做出重大的贡献。一些著名的戏曲研究家如钱南扬教授、徐朔方教授等,也曾在温州考察、工作过。由于这种种因缘,叶长海先生自80年代初获得硕士学位之后,正式走上了戏曲研究的学术道路。那时,叶长海先生家住上海愚园路,他供职的上海戏剧学院与此相距不远。临窗书桌旁的沉思,梧桐树阴下的漫想,其中相当一部分便化作了这本结集中的文字,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,便是对“戏剧学”的种种思考。
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,人们对有关戏剧问题的思考、探讨亦历时久远。可以说,世界上早已存在“古代戏剧学”,中国亦然。然而,试图以戏剧为研究对象而建立一门独立体系的学科,却是20世纪才开始的。从这个角度看,“戏剧学”乃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。
中国对历代戏剧的研究,习称“曲学〞。虽则是古已有之,但较为系统的学科性的研究,亦始于20世纪初叶。“曲学的研究对象,除中国传统戏剧亦郎“戏曲”外,还包括散曲、曲艺、民间小曲等,其中对戏曲的研究,正属于“戏剧学”的范围。但“戏剧学所要研究的,除戏剧的艺术问题外,还包括剧场演出活动中的一些非艺术问题,如舞台建筑、剧场管理等:而中国“曲学”着力甚多的唱腔音律问题,却并不是西方人着意建立的“戏剧学”的重心。故而中国学者所称的“曲学”与“戏剧学”,实际上有着相对应而又相互交叉的关系。因此,结合中国实际,建立“戏剧学”这门学科,便成为历史赋予中国戏剧研究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。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国内学术界乃至戏剧界对“戏剧学”一说颇为陌生。叶长海先生首开风气,于1986年出版《中国戏剧学史稿》(上海文艺出版社版),在国内率先推出“戏剧学”的观念。在书后,他写出了创立中国戏剧学的心意:“我早就希翼有一部属于中国自己的戏剧学研究著作问世,从而早日改变以往在本学科研究中多照搬西方、惟独缺少‘自我’的不正常现象。无日的等待,不如自己先摸索着干起来。本书还是这种探求的产物。”在这本书的《绪论》中,叶长海先生指出:“我们之所以要从‘戏剧学’这一观念上来观察中国古代的戏剧研究,就是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古代戏剧研究成果的全貌,尽可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古代戏剧研究的内容及写作方式的多样性,而不是只着眼于对几部‘曲话’的介绍;尽可能从戏剧艺术的诸因素(剧本剧作、表演、剧场效果等)出发揭示中国古代戏剧研究的发展轨迹,而不是局限于对曲文创作法(亦即传统‘作曲’法)的孤立的研求。”从叶长海先生这部著作出版至今,十多年过去了,而今“戏剧学”不仅已成为学人间的通用话语,而且已由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为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。在全国范围内,已有多所高等院校拥有“戏剧戏曲学”的硕士点、博士点,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硕士、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。
“戏剧学”的诞生,是戏剧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和戏剧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:反过来,它又对戏剧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叶长海先生在1987年所写的 《戏剧学与戏剧实践》一文中指出:“头脑中有一个戏剧学的体系,对于戏剧艺术的创造很有好处。”例如,我们如果承认戏剧的核心在于剧本、演员与观众,那么对照以往的创作,就可以发现,以往从演员的演出方面考虑,从观众的欣货要求方面来考虑是很不足的。因此在创作中就应该多研究一些演员与观众方面的问题,对观众的研究尤其应当引起重视。又如,我们如果承认古今中外的戏剧,其种类是千差万别的,从不同的角度出发,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分类,那么在今天的创作实践中就更应当鼓励内容、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,而克服单一僵化的现象。再如,现在的戏剧市场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:一边是“有戏无人看”;另一边却又是“有人无戏看”,如何接通上演的“戏”与爱看戏的“人”之间的关系,这里既有一个信息的问题,也有一个经营的问题,看来,戏剧经营学是一门很值得重视的学问。以上多方面的思考,贯串在叶长海先生此书的许多篇章之中。上世纪80年代写的《戏剧的危机》、《闽南观剧有感》,90年代写的 《转型期的戏曲》、《京剧与国际大都市文化》,本世纪初写的《还说昆曲》等等,具体对象各有不同,范围亦有大小之分,但叶长海先生都能在考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,依据“戏剧学”的基本观念,从一个或几个角度加以深入讨论,因此对问题的剖析切中肯繁,具有理论深度,提出的应对策略也都切实可行,具有较强的操作性,是真正的行家之言。
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远不止此。《〈金楼子〉及其他》一文关于梁山伯、祝英台故事源流的考述,《徐渭〈四声猿〉的成书时间》一文的有关考论,《汤学刍议》一文关于建立“汤显祖学”的倡议,《‘史’耶‘考’耶说因由》一文关于王国维《宋元戏曲史》版本源流的梳理,都极有创见。《寻找韵外之致》、《练熟还生》等文对有关艺术范時的讨论,读后能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原载于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03年第12期